虽然名不见经传,但罗纳河谷无疑是法国葡萄酒之林的一颗明珠:这里是国际葡萄品种Syrah(澳洲叫Shiraz)的发源地和经典产区;这里是经典的GSM罗纳河谷调配的起源地;这里有世界最早的AOC产区;法国最小的AOC产区也在此地……
除此之外罗纳河谷还是法国历史最悠久的葡萄酒产区,早在公元前4世纪罗马人就在这里酿造葡萄酒了。如今的法国2大红酒之都——波尔多和勃艮第——当年喝葡萄酒还得靠从罗马进口。
Villa Gallo-Romaine罗纳河谷地区最大的古罗马时期的酿酒酒窖,它和这一地区葡萄酒陶罐加工车间的发现证明了罗纳河谷是法国历史最悠久的葡萄酒产区
在古罗马时代罗纳河谷葡萄酒就有不俗的表现,当年的罗纳河谷葡萄酒不仅在当地销售还出口到古罗马。由于高卢(法国古称)境内的葡萄酒产业蓬勃发展严重地冲击了古罗马本土的葡萄酒经济,以至于公元92年古罗马皇帝杜密逊强制颁布法令摧毁了高卢境内——特别是今日罗纳河谷地区一半的葡萄园。
除了罗马,古时候教皇在法国还有另一个都城,叫阿维尼翁,这里前后一共出过9任教皇。第一任教皇叫克莱蒙五世,是个著名的葡萄酒爱好者,波尔多著名列级庄克莱蒙教皇堡(Chateau Pape Clement,国内常见的翻译是黑教皇堡)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因为当年这是他的私家庄园。
位于阿维尼翁的教皇宫是欧洲最大的中世纪哥特建筑,也是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本来在13世纪的欧洲,教会是最大的政治和宗教团体。教会有很多特权,比如,不仅不用上税还可以收什一税,有自己的军队(包括圣殿骑士团、条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等),还可以任免皇帝和国王……曾经有个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因为惹恼了教皇被开除了教籍(教会的词叫“绝罚”),搞得手下大臣和诸侯都要造反,理由是不接受异教徒统治。最后皇帝亲自跑到罗马找教皇,又是负荆请罪,又是亲教皇脚丫(不知道英语的Kiss Ass跟这个事有没有关系),搞得自己很尴尬。后来欧洲教皇给皇帝加冕的传统持续了很多年,一直到拿破仑出现才结束。
图中并没有看到教皇为拿破仑加冕,因为教皇只是来走了个过场,拿破仑的皇冠是自己带上的。你说坐后排的教皇气不气?
但是克莱蒙五世这回遇上了一个硬茬——腓力四世。法国从埃莉诺的前夫路易七世到腓力四世已经是第六代了,到这一时期英国在法国的殖民地只有埃莉诺的封地阿基坦硕果仅存(可以了解一下波尔多那篇文章)。腓力四世外号美男子(发现很多人对此不认可……),但他还有个外号很多人不知道,叫做“铁王”(Roi de Fer)。腓力四世是一位极有作为并不择手段的君王,表现就是连续有两任教皇不明不白地死于他手还有剿灭圣殿骑士团,包括克莱蒙五世如果没有他的力挺也当不上教皇。
可以说起初教皇来到罗纳河谷的阿维尼翁并非自愿而是出于胁迫,历史上阿维尼翁的教皇被称作是阿维尼翁之囚。但是后来他们发现罗纳河谷不仅民风淳朴、社会和谐稳定而且气候和土壤特别适合种植葡萄并且酿造葡萄酒。这里需要提一下罗纳河谷的主要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我们知道一般旧世界的葡萄酒比如波尔多和勃艮第都是有大小年的说法的,也就是年份的概念。也就是说往往有的年份的葡萄酒会比其他年份的葡萄酒表现更好,我们称之为好年份,或是伟大的年份,这也是传统葡萄酒的魅力之一。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历年来波尔多五大名庄葡萄酒(比如,拉菲、木桐、拉图……)的价格,还是同一款酒,可就是有的年份比其他年份贵出2-3倍甚至更多,就是这个原因。
但是地中海气候的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地稳定,且葡萄园几乎没有各类病害,有机种植也是这种葡萄园常见的一大卖点。也因此,地中海气候下的葡萄园我们可以说没有大小年之分——或者你可以说这里的每一年都是好年份……对于这样的葡萄酒产地你在选购葡萄酒的时候往往轻松很多,因为你不需要有特别丰富的葡萄酒知识,尤其不需要知道各年份的产区气候特点,就可以选择一款称心如意的美酒!
当然罗纳河谷还有其他气候类型,也有着丰富的土壤类型,比如南罗纳河谷的高岭土(Galet)和北罗纳河谷的板岩土(Schiste)都是酿造精品葡萄酒的良好风土条件。也因此罗纳河谷葡萄酒的风格也特别的复杂多样。
可以说教皇搬家阿维尼翁极大地促进了罗纳河谷葡萄酒的发展,罗纳河谷的葡萄园迎来了第一次大发展,罗纳河谷产区今天的格局就是当年奠定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教皇们发现在距离阿维尼翁2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小镇是个能出好酒的上佳之地,于是历代教皇在这里耕耘葡萄园并酿酒,甚至有一位教皇在这里修建了夏日行宫也叫夏日城堡(Palais d’Ete)。这里的葡萄酒被称作是教皇之酒(Vin de Pape),那个时候是教皇特供。这个小镇叫教皇新堡,1933年成为了法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AOC(法定产区)。 现在你知道教皇新堡这个地名的由来了吧?
今天,只有教皇新堡的葡萄酒和波尔多列级庄克莱蒙堡的酒标上有交叉在一起的2把钥匙的标志,因为这是教皇的标志。传说第一任教皇是耶稣的门徒彼得,后来他上了天堂,上帝觉得小伙工作做得不错,为了奖赏他传教的功劳给了他开启天堂和地狱大门的2把钥匙。
使徒彼得的形象在葡萄酒世界还是很受欢迎的,基督教对葡萄酒的推广功不可没。比如波尔多酒王之王的柏图斯酒标上那个拿钥匙的老者就是使徒彼得。当然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虽然对于葡萄酒的发展克莱蒙五世是有贡献的,但他这个教皇当得很憋屈……你的教皇宝座是法王腓力四世给的吧?你的两个前任也是腓力四世搞死的吧?对了,听说还有一个是被活活气死的?现在你还搬家到阿维尼翁了,就住在法国国王眼皮子底下,所以你也该知道好歹了吧……所以从此教权开始走下坡路,教皇的权威被极大削弱,克莱蒙五世作为教皇做了很多不得已的决定——比如,允许法国国王向教会收税并代教会收什一税,还有默许法国国王剿灭了教会军事团体圣殿骑士团……关于这一惊天大案,我们下一篇《舌尖上的神迹(二)——罗纳河谷葡萄酒和圣殿骑士的宝藏》接着聊。